置顶推荐

酣客产品配置表

酣客产品配置表

2021.08.23

酣客酱香酒 — 酣客标准版

酣客酱香酒 — 酣客标准版

2019.10.08

阅读正文

很不习惯 经常就范 【此文属三级片级别,未婚男女禁读】
来源:酣客酱香酒  发布日期:2014-12-03 18:03:40  浏览次数:

【WWW.HANKEHZ.COM 酣客公社】

——关于和“屌”和“B”以及互联网思维

有几个词儿,长期被公众公认为不雅词汇,别说正式出版物不会使用,就是众人面前说出口都很别扭。现在却十分流行,不仅大众交流场合被公开讲用,正式出版物频频出现,就是一些社会名流,也在许多重要场合脱口而出。一开始我不习惯,但慢慢地接受了,甚至自己也偶尔使用。虽然我还不允许自己管辖的《河南商报》用到版面上,但看目前的势头,这样做很有脱离一大部分读者群众的危险,能扛多长时间,不敢说。

比如这几个字词:

屌丝

屄(B、逼)

牛屄(牛B、牛逼)

屄格(B格、逼格)……

呃……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A

我不是理科技术男,但我是文科思想男,喜欢刨根问底。于是——【以下文字请未婚男女青年自动回避】

屌,是男性生殖器俗称,又叫鸡巴,在大众口语中,常用于发泄和骂人,字典里有,但书面鲜见;B是女性生殖器,字典作“屄”,这字看着就油然而生强烈的贬义,以至于羞于达之口手,常代之以“B”或“逼”。就像古人说屌字觉得不雅就用“鸟”字代替了。

但是“屌”字居然登上了《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日第五版“迎接十八大专题报道”。“屌”字敢用,“屄”字会不会也被“人民日”一下,或许指日可待。

《人民日报》的“屌”,用的是“屌丝”,原文是“屌丝心态”,就是“草根心态”的意思,不用“草根”一词而选用“屌丝”,显然是为了迎合部分年轻读者的阅读体验【嗯,互联网思维教导我们说:体验很重要!】。

屌丝,就是鸡巴毛,即男性阴毛,和主角“鸡巴”相比,鸡巴毛是很无所谓的东西,就是紧紧团结在鸡巴周围虚张声势,说好听点是粉丝。粉丝们引以为自豪的是,主角出现在哪里都得带着它们;自卑的是,主角的爽与不爽和它们无关。

这个嘛,伟大的《人民日报》一定知道的。

屌丝一词,缘起于足球明星李毅粉丝所建的“李毅吧”,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都明白,一开始,被真正的“毅丝”所抛弃的“屌丝”们是很悲凉的。其实这些草根小民粉丝内心里,自卑是大于自豪的,并且是不服气的。而这种倔强的自豪和被动的自卑形象,再也没有“鸡巴周围的毛”更能为之精确定位和代言了,所以当“屌丝”这个词被劈头盖脸扔到身上时,他们都欣然接受了。

为什么粉丝愿意变身屌丝呢?因为他们粉的对象,就是屌——这可不是粉丝在骂人啊,而是羡慕,怎么讲?因为这些年轻人认为,明星最牛的状态,就是“屌”的状态——就像一根鸡巴。屌什么状态?屌嘛,就是平时一副慵懒的样子,想耍酷的时候就会很来劲,想爽的时候就会很疯狂,甚至逆袭社会既有规则、用小头指挥大头。第一次听周杰伦说出"屌屌的"这个词儿,立马觉得太符合他以及他们这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的形象了——既孤独又自负、既自我又任性!

屌是性的代表、甚至是人性整个的代表,是生殖崇拜的鼻祖,年轻人荷尔蒙勃发,崇拜任性而自我的名人,对之最高的评价,就一个字:屌!如果这个评价仍不足以描述偶像之倔强与硬朗、仍不足以表达崇拜之情,就加个后缀:屌爆了!你看,膨胀到崩裂都不惧,真是死了都要爱,神马都要酷,不淋漓尽致不痛快。真叫一个“屌”!

B

再说屄。唉,这个字,说出口都难,落在纸上,严重引发不雅联想。而且,这谁造的字呀,一看就好丑,感觉地位好低下,一副被凌辱被欺负的委屈样子。也正因为如此,一旦低下之人突然厉害起来了,都会获得一个看似不情愿却不得不赞叹的评价:牛屄啊!
    牛屄一词来源于牛皮、吹牛皮。起初描述一种吹嘘的强大和虚假的繁荣。后来世事难料,真假难辨,对一种逆袭的强大和草根的暴发,表示无奈地承认,谓之“牛屄”!
    因为你地位低下,你是被鄙视的,你矮痤穷,你是“屄”,虽然你成暴发户了,但绝非高大上一族,还是屄族里面的,大一点,就牛屄吧。反正绝对沾不到伟光正的边儿。
    一开始草根们也很不爽:“你厉害就称伟大,我厉害就是牛屄?”但传统的力量是顽固的,改变不了,只好先牛屄着,久而久之,就固定了、认可了、约定俗成了。

(算啦,写到这儿,还是觉得这个字能避免就避免,下文再遇到这个字,用“逼”或者“B”代替,力争与“不雅联想”脱钩。)

接着说bi“逼”——

草根逆袭,并不一定都成功。所以,在奔向高大上的征途上,躺满了各种浑身伤痛的失败者和低眉臊眼的可怜虫,他们常常被骂为“傻逼”;而那些失败了都不自知还继续奋斗的,则被定义为“二逼”;明明看不到前途却依然无奈地奋斗的,肯定是“苦逼”;另一部分,没成功却伪装成功妄图脱离广大“B民”的,一律被斥为“装逼”——不但蔑视其“假装牛逼”,甚至不承认是逼群众之一员,简直是一屁眼:“你以为有个窟窿就是逼呀?滾,装逼!”

有了这么多逼,在这些可怜的下层俗民中就夜朗自大地排起了坐坐:最厉害的成功者当然是非牛逼莫属,然后敬重的应该是矢志不渝的奋斗者二逼,接下来是可怜的苦逼和可笑的傻逼,最恶心的是装逼。这个分类,他们美其名曰“逼格”,就是各种“B”的档次和级别。
    自嘲加自傲,充分表达了俗文化的精髓。“逼格”的鉴定和比拼,不叫比拼,叫“撕逼”,就是撕开来看看你到底是个什么B。所以在草根俗民的竞争中,经常发生撕逼大战。

当然,为了不让“屄”这个字眼过分玷污眼睛,“屄”字一开始就都换成了“逼”字。

所以,看到网络上出现“碉堡了”、“撕逼大战”,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所以,当一个袅袅亭亭的美女张口一句“你很有逼格呀”,或许她坚持认为和那个器官无关,但是,你认为呢?

没有互联网这个传播平台,屌和B不会像今天这样嚣张。以前,女作家丁玲小说里用过“鸡巴”,惊悚了不少人;李敖写过《鸡巴考》,从此让人啧啧。哪像现在,随便一个网络写手,上来就是一篇千字雄文“论某某某的逼格”、“冷看某某与某某的撕逼大战”。

有人说,网络热词“撕逼”就是女人在肥皂剧里用嘴吵架或是在论坛里码字对骂的意思,至于男人骂架,当然就是“扯屌”啦。靠!这话才真真是扯屌呢。有些东西你看辞海都看不明白,主要原因是没有查看辞源。你可以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女人吵架,可追根溯源,那就是在进行“逼格大比拼”!

C

好了,屌和B的世界就是如此,本来它们像低贱的草民一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基本不入主流,为什么突然就从裤裆里跑到光天化日之下呢?《人民日报》难道突然疯了,毫无来由地弄个屌戳到版面上?

要想弄明白个中原委,就不得不讲到以八○九○后这批“互联网原住民”为代表的新生代,借助互联网对主流社会的颠覆了。

对,就是颠覆。

颠覆者都是因为挤不进主流,一怒之下的造反。
    这帮孩子们就是如此。

【以下文字因为老子几十年当记者早已习惯性装逼难以自制,所以你可以不看或者一笑而过,爱看不看、爱信不信】

什么是互联网原住民?就是上世纪八五后甚至是九○后的这批人,如今二十出头,青春勃发。因为他们从记事起,就没怎么像父辈一样上学和读书,基本上是靠网络的滋养长大的,读书写作业聚会购物做游戏甚至谈恋爱,都依靠网络,所以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七○后八○后的准年轻人,是互联网的移民,而六零后的我们,是互联网的难民,混得好了也可以移民,混不好就成了一无所有的灾民。

他们为嘛要颠覆我们呢?

首先,既有的社会正在板结,强大的中老年队伍占据着所有令人羡慕的位置,崇奉“出名要趁早、赚钱要趁早、退休要趁早”的年轻人要想成功,基本没戏。怎么办?造反!

你想让他们拿起书本,对不起,我用iPad;你想让他们衣着规整,对不起,我偏偏内衣外穿;你想让他们写字绘画,对不起我用键盘和PS……反正就是不跟你们这些主流社会的中老年玩了。

你想让他们崇高,对不起人家根本不知道雷锋王杰高玉宝是谁;你想让他们继承传统文化,对不起人家崇拜的是M·J和艾薇儿还有小甜甜神马的——这回轮到你不知道了吧?在他们眼里,你们依法掌权,他们呢,依法年轻,怎么地?

这种争斗从未停止,只是,在真正的暴力革命和技术革命到来之前,以往的年轻人从未取胜,大多都是长着长着便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归顺了主流。

很巧,这一代人胜利了,因为互联网来了。

所有的政权唯一的公敌就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正在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狂飙突进。

你以为没人能打败你,结果你败在了科技手下——比如,你的军队很强悍,却轻易地被一个十几岁的黑客篡夺了指挥权;再比如,你的警察很厉害,结果几条微博几个论坛就把警察的忠心给瓦解了;还比如,你以为你的舆论阵地很厉害,结果有一天你忽然发现所有的报禁失效了,互联网上人人都在办报,更可怕的是,你辛辛苦苦聚拢来得好几亿读者突然被一个又一个便捷的互动通讯工具抢走了,你想用人家的平台做自己的“新媒体舆论阵地”,还得低声下气地请求平台拥有者高抬贵手。

没人害你,是你老了。不管你是老道了老练了苍老了衰老了,反正你老了。既有的成就让你“成熟”到自绝于新世界。

被颠覆,只是一瞬间的事;

其次【说到“其次”往往是很重要的,现在开始习惯性上纲上线了啊……】,年轻人所有的懒惰,都因为新技术,找到了生存理由。
    不想学习,有学习机代替;不想记忆,有强大的百度;不想主动阅读只想被动获知,有勤奋的“头条”给你推荐;信息太多不想辛苦筛选和甄别,放心,有微博给你提炼;自己发了言不知道朋友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放心,又有了亲密的微信朋友圈频频点赞;你连吃饭购物都懒得亲历亲为了,放心,有贴心的美团和万能的淘宝呢。

懒惰,是社会的痛点,却成了新技术的卖点。懒人成了商业财富,懒鬼成了商家必争之人。所有你不想做的事,都有人用互联网来帮助你。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这么被颠覆了。

三观尽毁,尤其体现在文化上。没有了崇高与鄙俗的鸿沟。之乎者也与哇塞我靠齐飞。怒发冲冠化作了撕逼大战。温文尔雅让位于碉堡潮人。从来不登大雅之堂的“屌”和“屄”脱口而出甚至成了指代常用词。他想夸你,就衷心赞美你一句:“真屌”!不同意你的观点,连和你争论都不用,直接甩过来一个词:“傻逼!”就把你否定了。你厉害,就夸你牛逼;你恶心,就损你装逼。

课堂上不方便出现,就在论坛里出现,论坛里人多了,就成了局部的主流,局部的主流足够多了,就成了大街上的主流;成年人不好意思说,孩子们就肆无忌惮地说,说的时候方佛和不雅器官没有一毛钱关系,就这么说着说着,他们长大了,成了占据社会主流的新一代成年人了。当然,他们的口头禅是改不过来的,因为从小就不知道其他的口头禅。边缘话语终于成了主流声音:真屌!

D

马云说人们对互联网,一开始是看不见,看见了却又看不懂,看懂了又往往看不起,后来是看得起了却跟不上。

难道对这种屌丝文化的逆袭,也是这个路数么?【继续上纲上线一把……】

我一直不以为然,为什么呢?因为流行太快的东西终究不是常态、难以形成可持续的模式。就比如牛逼哄哄的“双十一”吧,猛一看很牛逼,但究其模式,却十分老套:把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一个阶段的消费集中到一天,这种寅吃卯粮的事,中国人民又不是没干过,年年春节都是这么过来的。春节前一通狂购,然后直到正月十五不见动静。双十一干的,不就是这么个事儿吗?只不过人家没利用老祖宗传下来的节日,活生生自己造了一个。像传统的春节的道理一样,让你一天把一个季度的钱都花完,而且都花到他的平台上,让别的商家哭三个月去吧!春节是农耕时代的产物,用来打发漫长冬季的农闲的,老祖宗留下的,虽然农业社会在城市里找不到位置了,但好歹保留个形式,其实早就不再那样生活和消费了。谁要是硬保持那样生活,那就是时代的落伍者和商业上的不明智。双十一呢?表面上很新锐,其实骨子里烂透了,就像屌和逼一样实在是庸俗不堪,但由于充分利用了人类的贪小便宜、图大便宜的本性,祭出价格大战的杀手锏,辅之以现代物流的超级便利,活生生做了一件及其没有商业道德的大生意,就是个屌丝逆袭,和这两个字无端冲进人民日报一样怪异而突兀。我判断:双十一的命运,也会和屌和逼一样,流行一阵子,让人兴奋一阵子,破坏正常秩序一阵子,然后死掉。

因为,从人类商业文明的角度,双十一的商业逻辑,不文明。就像语言中的屌和逼一样不文明。

    一言以蔽之,所谓互联网思维,其实还是传统的商业原理,只不过利用互联网这个“神器”产生了加速度,信息上更快地传播、技术上更快地更新、价格上更快地失守、让企业更快地成长也更快地死掉。

除了速度,一切照旧。

屌和逼,和互联网思维一样,都是典型的造反派。所谓互联网思维,其原理,和互联网诞生之前的所有商业思维所蕴含的一些要素是一样的,以前说“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现在说“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一切手段瞄准人性中永恒的贪嗔痴”。最终都是靠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精益求精、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而已。但是,他们是感性到极度任性的一代,习惯了夸张和极端表现。所以,他们不把精品叫精品,而叫神器,把精工师傅不叫大师而叫做极客,把顾客的满足与赞赏叫做尖叫。把寻找突破口唤作寻找痛点,把以人为本称作挖掘人性,把需求中的焦点分解成痒点,产品更新升级了就叫迭代……总之,要构筑自己一套话语体系和传统世界有“区格”、要建立自己的“范式”。一切都极端化、夸张化,唯我独尊、唯我独“牛”,不留余地。

但是我觉得,文化及其决定的生活方式,毕竟和消费形态不完全一样,必须归于可以在阳光下群居的生态。年轻人很屌、很可怕甚至很可敬,但技术优势难以占领文化高地。他们可以借用粗俗来一时掩盖其浅薄,可以用追求捷径的方式模糊了懒惰的本质,可以张扬自己的任性来催生各种稀奇古怪的极客……但是,“双十一”一定会死,就像屌和屄一定会远离嘴巴和笔端一样。

依法年轻的人们,终究会以德文明。

阅读上一篇:【酣八卦】—安倍经济学破产

阅读下一篇:酣八卦 价值投资者的黑暗时代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热门阅读